「防曬產品分那麼多種,物理性防曬還是化學性防曬比較適合我?」
「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的成分有什麼不同?」
藥妝店的防曬產品琳瑯滿目,成分標示也很多樣化,但並非所有都會直接將「化學性」、「物理性」,或同時具備二者特色的「混合型」防曬品類型以中文標示;若想挑選適合自己的防曬品,有什麼線索可以更快辨別? 請借我們一分鐘,用三步驟簡單辨別三者,希望能幫助挑選到適合自己的防曬選擇!(也來看看:臉部防曬指南-如何挑選防曬產品及曬後保養術)
學理上,防曬成分主要分成兩大類,分別是「化學性」和「物理性」。前者是吸收紫外線,再透過能階轉換轉化成熱能,減少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;後者則是透過粉末的物理性反射及折射功能,來阻擋紫外線。
由於化學性與物理性防曬成分各有優缺,市面上大部分的防曬產品,多為同時混合「化學性防曬成分」與「物理性防曬成分」的第三種「混合型」的防曬品。(也來看看:想淡斑勤防曬仍不見效?5 個意想不到的長斑原因與淡斑方法推薦)
物理性防曬、化學性防曬,一分鐘即能辨別
大多數物理性防曬品會特別有 “Physical” 或 “Mineral” 標示,可以做為最簡單的初步輔助判斷。
仔細尋找包裝上是否有物理性防曬的關鍵字
檢查包裝 / 瓶身上,是否印有「COSMOS ORGANIC / NATURAL」或「ECOCERT」歐盟有機認證機構的產品認證標示。由於 COSMOS 與 ECOCERT 不認可使用化學性防曬成分,因此若產品有明確標示受到這兩個標準認證,通常是物理性防曬品。
印有特定 Logo,即為物理性防曬
翻到產品背面,看看「主成分 / 有效成分(Active Ingredient)」標示:
使用「氧化鋅」的純物理防曬品
二氧化鈦與氧化鋅並用的純物理防曬品
不只有氧化鋅或二氧化鈦的成分存在,即為混合型防曬品
沒有找到二氧化鈦與氧化鋅成分,為純化學性防曬品
看完上面三步驟,是不是對於防曬產品的類型有更多的認識了呢?下回在挑選防曬時,不妨就利用這些線索,確認手上的產品是屬於哪一種吧!
A: 學理上,防曬成分主要分成兩大類,分別是「化學性」和「物理性」。前者是吸收紫外線,再透過能階轉換轉化成熱能,減少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;後者則是透過粉末的物理性反射及折射功能,來阻擋紫外線。
A: 由於 COSMOS 與 ECOCERT 不認可使用化學性防曬成分,因此若產品有明確標示受到這兩個標準認證,通常是物理性防曬品。
A: 若防曬成分只有出現 Titanium Dioxide(二氧化鈦)或 Zinc Oxide(氧化鋅),那可以確定就是物理性防曬品。
責任編輯:Michelle Chang
綠藤生機 Greenvines
於 2010 年創立,為台灣純淨保養品牌。相信純淨不該盲目信仰天然,而是從中找尋與安全的交集,因此拒用 2700+ 項非必要成分,被國際媒體譽為系統性的配方改革。目前為亞洲唯一連續五年蟬聯「Best for the World」大獎的 B 型企業。了解更多關於綠藤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