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已經影響上百萬人的《原子習慣》一書中,作者詹姆斯・克利爾(James Clear)認為,若想建立新習慣或消除壞習慣,應著重在日常生活中建立「能不斷重複新行為」的系統,而非僅著重目標設定。這種系統更有可能幫助我們達到想要的成果。
《原子習慣》一書提到,改變自己的「身份認同」是建立新習慣或消除壞習慣的關鍵。當我們能創造新版本的「我是誰」時,比起著重在「不做什麼」或「堅持做什麼」,這樣的方法更有效、更持久。
例如,若想建立閱讀新習慣,與其僅設定「一個月閱讀一本書」的目標,不如從培養「我是一位閱讀者」的自我認同開始。當成為一個「會閱讀的人」時,隨身帶著(電子)書、床頭放一本書,就是件自然而然的事了。
而我們可以運用這個關鍵步驟來培養綠色原子習慣,對環境再好一點!
因此,Day1 想邀請你在心裡、日記裡或社群上紀錄下來「之於環境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呢?」。為了讓你更輕鬆達成這個綠行動,我們提供了以下 15 個環境永續身份靈感。你可以挑選一個你特別感興趣的,或者根據這些靈感發想專屬於你的「環境永續身份認同」:
「你的每一次消費,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」—— 著名作家、生態名人 Anna Lappé
對於每一次的物質消費都更有意識地選擇。例如,購買前多問一次自己「這是需要還是想要?」、「是不是已經有類似重複的?」、「這個材質或功能,是否能撐到至少 5 年、而且可修繕?」
每一次的消費經過這樣小小的自我辯論或評估後,也許會更喜歡自己每一次的選擇。
「一件被我愛過的舊衣服,比一件嶄新的衣服還要有價值。」—— 時裝品牌 Marc Jacobs 首席設計師 Marc Jacobs
物品有再生的價值?在搜尋、挖寶的過程中重新找到物品與自己的匹配點。每次從二手市場選購,也是一次對過去消費的檢視與反思,也是對消費循環的一次支持。二手物品的價值,不僅僅在於物品本身,還有我們對資源與環境的尊重。
如果家裡有不想穿的衣服、不會再閱讀的書本,先別輕易丟棄,嘗試看看賦予它新生命,可以送給周遭親朋好友,或是放到二手平台上轉賣,找尋它的新主人。
「租借比擁有更有價值」—— 共享經濟思潮的一個核心理念。
當我們選擇租借物品時,不僅能為環境盡一份心力,減少資源浪費和碳排放,同時也能夠享受更自由和彈性的生活方式。
透過租借,我們可以依階段需求選擇物品、服務,不必擁有所有的物品和承擔相應的責任與成本。不僅能夠更輕鬆地應對生活中的需求,還能減少過度擁有所帶來的空間與資源浪費。
「我們不是要拯救地球,而是要拯救人類。」—— 海洋學家 Sylvia Earle
減少使用塑膠,不僅能夠保護海洋生態與野生動物,也能夠改善人類健康與生活品質。試試從自備餐具、飲料杯、購物袋開始、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!
「物品擁有你所擁有的一切」—— 美國極簡主義推廣者 Joshua Fields Millburn
當我們生活在物質主義先決的時代,有時會忘記自己與物品之間的真正關係,導致物品逐漸地控制了我們的生活。
斷捨離是一種重新審視這種關係的方式,透過問自己一個問題:這件物品真的帶給我快樂或實用嗎?如果不是,我們可以考慮把它們捐贈、回收或賣掉。這不僅讓我們擁有更簡潔的生活空間,同時也能讓我們更加注重真正的價值和美好事物,而不是只關注物質本身。
想吃多少,就點多少、買多少。解決每一次碗中最後一粒米!
先不論宗教信仰、動物保護,單純為地球增加吃蔬食餐的頻率。
「Buy Less, Choose Well, Make it Last」—— 英國知名時裝設計師 Vivienne Westwood
時尚服務產業是對環境衝擊最大的產業之一,身為消費者的我們,可以買少一點、選好一點、然後再穿得久一點。
大自然的美,需要由所有人共同維護。在每一次的登山遠足、露營活動,減少使用清潔劑的次數,並帶走旅途當中產生的垃圾,讓大自然得以維持最原始的風貌。
每一次的探索是新鮮感的來源,但也別忘了,試試盡可能降低對當地的環境負擔。不使用一次性旅宿備品、自備餐具、選擇在地食材、降低碳排的交通移動方式...等,踏上成為環保旅人之路。
以修繕的可能,優先於直接丟棄買新的,試試讓每一個物品都能再陪你久一點。
蛋白質攝取,不僅限在魚肉奶蛋中!將植物蛋白納入日常飲食中,除了能獲得充足的營養,也能降低環境負擔。
「我們不需要少數人零廢棄的完美實現,而是百萬人不完美的確切實踐。We don’t need a handful of people doing zero waste perfectly/ We need millions of people doing it imperfectly.」—— 無塑生活者 Anne-Marie Bonneau
每一次、每個時刻的減廢努力都是重要的。試試看,從下一餐少一個垃圾開始!
>
「地球面臨的最大威脅,正是我們相信有其他人會拯救它」—— 環境保護主義者 Robert Swan
身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,嘗試發掘生活中的環保議題,藉由更多的聆聽與關注,可以更加理解每一個看似平凡的生活習慣對於地球的影響為何。
無論是吃完一份便當、喝完一杯飲料,多花一些時間,將紙類、塑膠、玻璃等垃圾分類回收,讓廢棄物擁有再被利用的機會,不僅能賦予它們新生命、盡到資源最大化,也能減低對地球資源的消耗。
以上有你特別感興趣、想列入成為新版本的你了嗎?趕緊前往「+1」;還沒有也沒關係,歡迎找一個來修改、打造專屬於你的身份認同宣言!
參與作者:Yi Hsuan Huang
責任編輯:Queenie Huang
資料審閱:台灣環境資訊協會
綠藤生機 Greenvines
於 2010 年創立,為台灣純淨保養品牌。相信純淨不該盲目信仰天然,而是從中找尋與安全的交集,因此拒用 2900+ 項非必要成分,被國際媒體譽為系統性的配方改革。目前為亞洲唯一連續五年蟬聯「Best for the World」大獎的 B 型企業。了解更多關於綠藤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