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皮是一種皮膚的外觀問題,表面凹凸不平,最常見於大腿和屁股。橘皮組織跟肥胖紋是不一樣的,一起來了解它的成因、目前實證有效的消除方式,平常該如何從生活中保養預防?

橘皮組織是什麼?

橘皮組織(Cellulite)是一種皮膚表面凹凸不平或凹陷的狀況。通常起於皮膚結構不穩、彈性不足,由於其形狀類似橘皮的質地,所以被稱為「橘皮」。

文獻指出,橘皮在大腿、臀部等脂肪容易堆積的部位最常見;另外,腰間、腹部、乳房周遭或上臂等部位,也都可能會出現橘皮。

橘皮不是肥胖紋

很多人會把橘皮和肥胖紋給搞混,但橘皮本身並不像肥胖紋一樣,在皮膚上有明顯的「線條紋路」。橘皮呈現的是皮膚失去彈性、凹凹凸凸的樣子,有一點像洩了氣的皮球。相較之下,肥胖紋則是因為肌膚皮表拉扯過度,產生一條條的紋路。

橘皮組織的產生原理

究竟橘皮是怎麼形成的?國際醫美領域權威期刊《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》的最新文獻指出,目前醫界對於橘皮成因、生理機制都還沒有定論,不過根據 2019 年的一則解剖學研究的「結構性失衡」假說,橘皮會產生,和真皮層、脂肪層、皮下纖維隔膜之間的結構及力量失衡有關。

用「三明治」來打個比方:簡單來說,我們的皮膚分成許多層次,這一層層的皮層、組織,照理應該要如同夾得緊緊的三明治一樣,緊密且富彈性地結合在一起。但如果這一層層的內裏個自出了一點問題,就會互相擠壓、拉扯,像三明治的餡料被擠出來、變得歪七扭八,從外觀看上去,三明治的皮可能就會凹凸不平,這就是橘皮組織。

皮膚結構內「力學失衡」,還分成 3 大部分:

當脂肪細胞膨脹、體積增大,超過了皮下纖維的約束力時,太多的脂肪細胞無處可去,就只好往上頂、擠壓真皮層;與此同時,纖維隔膜還會持續地去拉扯整個皮膚組織,進一步使皮膚表面凹凸不平。

為什麼會長橘皮?6 個長橘皮的可能原因

根據目前最常見的「結構性失衡假說」,以下幾點,都是容易長橘皮的原因:

1. 基因:臨床上觀察,橘皮組織跟遺傳可能存在密切的關係,因為基因會影響纖維隔膜的結構、脂肪細胞的分佈狀況,使某些人特別容易年紀輕輕就有橘皮。

2. 老化:隨著年齡增長,膠原蛋白、彈性蛋白流失,導致真皮層萎縮、皮下纖維也失去了彈性,無法有效地約束皮下脂肪,使脂肪突出,加劇橘皮組織的形成。

3. 慢性發炎:慢性發炎可能損害內皮細胞,會使真皮層萎縮,加重皮膚的皺摺現象。

4. 體重波動:體重增加會導致脂肪細胞肥大、脂肪層變厚;即使稍後瘦回去,纖維隔膜也已經被拉長,不再恢復,因此形成橘皮組織,如果瘦太快,皮表容易鬆弛,橘皮看起來也會更明顯。

5. 荷爾蒙分泌:懷孕、哺乳、或者更年期後使用某些特定的激素替代療法,使得雌激素分泌增加,也有可能會加重橘皮組織。

6. 不良生活習慣:吸菸、飲食或作息不調,都容易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,同時造成循環系統負擔增加、長時間水腫等,這些綜合因素的交錯,也都容易使橘皮生成。

吸菸、飲食或作息不調,都容易使橘皮生成。

哪些人容易長橘皮?

國際醫美領域權威期刊《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》文獻指出,目前針對橘皮的盛行率,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,但相對來說,以下族群更容易長橘皮:

  • 女性比男性比更容易長橘皮

根據研究的粗略統計,全球約有 80~90% 女性身上都會出現橘皮;相對來說,男性的橘皮盛行率較低,僅有 2%,且大多出現在那些雄性激素缺乏的人身上。

女性為什麼更容易長橘皮?專家推測,原因可能是「纖維隔膜」和「脂肪層」排列的不同。女性的纖維隔膜垂直於真皮排列,而男性的纖維隔膜則與真皮呈約 45° 角交叉排列,數量更多、更強韌,所以整體肌膚的結構更穩定。

  • 女性青春期後更容易長橘皮

年齡方面,普遍來說,只要是過了青春期的女性,都很容易會長橘皮,也有不少 20~30 歲的女性會因橘皮問題就醫。原因可能是青春期後荷爾蒙分泌突然劇烈的改變。

橘皮能消嗎?消除橘皮哪些方法有用?

目前橘皮問題是無法完全消除、根治的,但可以透過醫美治療和保養品來改善橘皮的外觀,同時避免橘皮惡化。

根據美國皮膚科學會(AAD)美國梅約診所,消除橘皮可採取以下治療方式:

震波治療(Acoustic wave):又稱聲波治療,在皮膚上塗抹凝膠,並由專業人員以發出震波的手持裝置在皮表操作,透過聲波刺激皮膚下的脂肪組織和纖維結構。目前已有研究支持其效果,但需要多次治療。

雷射治療:雷射治療包括局部燒灼類型和微創性技術。微創雷射透過雷射的熱能來分解纖維,同時刺激膠原蛋白生成,效果可持續 6 個月至 1 年,甚至更久,但需要更多研究驗證長期效果。

皮下切割術(Subcision):將細針刺入皮膚,分解下方的纖維、改善皮膚表面的凹凸不平。在臨床研究中,這種技術的效果可持續 2 年以上,滿意度也偏高。

使用煥膚成分:研究已證實,含有 0.3% A 醇的乳霜可以改善橘皮外觀,但效果需要至少 6 個月或更久。同時也必須特別注意,A 醇可能會引發 A 酸皮膚炎等煥膚副作用,所以不建議每天使用。若想了解更多關於 A 醇的正確使用方式及副作用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

更多消除橘皮方式

美國梅約診所指出,以下治療橘皮的方式也很常見,但因相對有局限性、副作用,因此比較不建議使用:

  • 抽脂或冷凍減脂:通過手術移除局部的多餘脂肪細胞,但傳統抽脂主要是用來「減少脂肪」,卻無法直接改善已經生成的橘皮,甚至可能會讓皮膚變得鬆弛,使橘皮更明顯。
  • 物質注射:在長橘皮的部位注射咖啡因、荷爾蒙、酵素或某些植物萃取物,目前少有研究證明有效,也容易出現副作用,所以並不推薦。

橘皮用按摩可以消嗎?

很多人會想靠按摩手法來消除橘皮,目前臨床的實證研究中,透過手持裝置搭配滾輪,對皮膚進行揉捏式按摩,確實能夠輕微改善橘皮。不過研究也指出,按摩消橘皮的方式需要多次的治療,且效果短暫,要長期操作才能見效。

按摩消除橘皮的主要原理,是促進淋巴循環、排出毒素,來改善體內微循環受損、頻繁水腫的問題。《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》文獻指出,按摩可以透過手動進行,也可以借助設備操作,但在西方醫學上比較少用徒手按摩。

目前臨床的實證研究中,透過手持裝置搭配滾輪,對皮膚進行揉捏式按摩,確實能夠輕微改善橘皮。

改善橘皮:預防最重要,5 個居家保養方式

若想要減少身上的橘皮,比起仰賴醫美消除,專家更建議從日常居家保養做起,藉由生活習慣的調整,避免發胖或減肥過快來預防橘皮。因為當體重劇烈浮動,會使脂肪細胞快速膨脹或縮小,讓皮下結構不穩定。舉凡暴飲暴食、不適當的斷食瘦身習慣、過早懷孕、或是服用特定藥物,都可能讓體重劇烈浮動。

以下是 5 個減少橘皮生成的保養方法,避免過多脂肪堆積、同時維持肌膚皮表的彈性:

橘皮常見 Q & A

Q1. 有橘皮組織一定要看醫生嗎?

A:根據美國梅約診所的專家建議,橘皮並不是一定需要治療的一種「疾病」,僅是皮膚外觀的變化而已。然而,如果對皮膚外觀感到很不自在,可以和皮膚科專科醫師或整形外科醫師討論。

Q2. 瘦下來橘皮會消失嗎?

A:瘦下來不一定會讓橘皮消失。減肥瘦身確實能減少脂肪的體積,暫時改善橘皮的外觀;但是如果瘦身過快,反而會讓橘皮組織更明顯。

Q3. 橘皮跟肥胖紋有什麼不一樣?

A:橘皮組織和肥胖紋很類似,但外觀和成因都不太相同。橘皮組織是脂肪細胞和皮下結締組織結構變化、使皮膚變得凹凹凸凸,常見於大腿和屁股;肥胖紋則是皮膚過度拉扯導致的纖維斷裂,呈條紋狀,常見於腹部和手臂。

參考資料

 

19
綠藤生機 Greenvines

綠藤生機 Greenvines 本文作者


於 2010 年創立,為台灣純淨保養品牌。相信純淨不該盲目信仰天然,而是從中找尋與安全的交集,因此拒用 3200+ 項非必要成分,被國際媒體譽為系統性的配方改革。目前為亞洲唯一連續五年蟬聯「Best for the World」大獎的 B 型企業。了解更多關於綠藤 >>


   

READ N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