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境信託是公益信託的一種,是由民間自主發起的信託模式,目的是為了保存棲地、環境不受開發。本文介紹國際上的環境信託案例,以及台灣第一個、也是目前唯一的環境信託案。
目錄
隨著人口增加、商業發展頻仍,人類的生活面積不斷擴大。自然物種的棲息地快速萎縮,除了關注土地開發議題、督促政府,我們還有什麼方式能保護環境?
氣候變遷與人類對自然的影響加劇,促使各界力拼「淨零行動」。為了回應全球 2050 淨零轉型目標,格拉斯哥氣候峰會 COP26 上,多達 141 個國家承諾,在 2030 年前停止森林破壞砍伐,實現淨零森林砍伐(net zero deforestation)。
而其中一種實踐方式,就是環境信託。
目錄
所謂的「環境信託」,其獨特精神在於,把自然景觀(或人文古蹟)的管理權交付給值得信賴的公益團體,確保這個地方不會因人為因素,被任意買賣、遭受過度的開發,確保野生的特有種動植物們,能夠永久、安心地在棲地上生活,長達千年。
在我國《信託法》的基礎下,根據《環境保護公益信託許可及監督辦法》,可以把環境保護事務,託付給公益性的環境組織,防止土地、森林因變賣產權,落入財團或開發者手中。
「環境信託」的做法,在國際間已有知名案例。日本埼玉縣狹山村的「龍貓森林」,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經典作品《龍貓》的場景靈感來源,卻在 1980 年代面臨財團開發的危機。
當地居民為了搶救森林,在幾位學者的登高一呼之下,主動發起募資,透過一筆筆的捐款,慢慢地、一步步將整片森林買下,阻止了開發。當時還有不少小朋友捐出自己撲滿裡的硬幣,一起守護龍貓的家。
如今,居民成功守護這篇森林,已經長達半世紀之久,更成為世界各地觀光客一探究竟的景點之一。
在英國,20 世紀初,以彼得兔創作聞名的英國兒童文學作家碧雅翠絲・波特(Helen Beatrix Potter)基於對環境議題的關注,用作品版稅買下其故居英國湖區(Lake District)的土地、農場,並交付英國國民信託(National Trust)管理,總值如今已高達 5 億美元。
湖區位於英國西北部,當地有著怡人的鄉村風情、湖泊群山。波特的努力,為英國民眾和全球遊客留下了百年前的傳統莊園美景,至今依然能體驗百年前的景觀。2017 年,湖區正式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。
台灣第一個、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環境信託成功案例,是位於新竹芎林鄉的「自然谷」。2008年,三位熱愛山林的朋友自掏腰包,買下這片差一點被開發的森林棲地 ,以公益信託的方式交給環境組織管理,命名為「新竹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」。
這座位於低海拔山區的自然谷,就此從一片荒野中復育,至今已記錄到 83 種台灣特有種、15 種珍貴的保育類動物,包括大冠鷲、山羌、穿山甲⋯等。2014 年 6 月,自然谷正式由荒野保護協會交接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託管,繼續復育這片山林的特有種。
然而,也由於自然谷的海拔很低(又稱「淺山」),地利之便,使這些淺山區域更容易成為被開發的標的,棲地上的野生動植物們依舊面臨迫遷危機。
2023 年,綠藤參與環資在自然谷的「棲地守護計畫」,在 11 月 11 日購物節這天,加碼捐出 100 萬元(其中包括當日官網全數收益 $570,930 元),支持環資購買「新竹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」的周邊林地,讓自然谷的原棲地面積得以擴大近 50%。
綠藤期待,從台灣的一小片森林出發,以關鍵行動「自然棲地保護」,回應世界淨零挑戰,並與環資攜手,朝向「守護台灣 3% 棲地,維護生物多樣性」的願景更邁進。
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 2007 年成立環境信託中心,參考日本、英國等國際信託組織做法,持續推廣環境公益信託,期許能繼續守護更多森林、濕地、海洋等棲地。邀請大家一起加入「台灣棲地守護計畫」募捐活動 ,「恆久」保護台灣林地,為山羌、穿山甲等台灣珍稀動植物預約永久居留權。
參與作者:Yuanling Liang
責任編輯:Queenie Huang
綠藤生機 Greenvines
於 2010 年創立,為台灣純淨保養品牌。相信純淨不該盲目信仰天然,而是從中找尋與安全的交集,因此拒用 2900+ 項非必要成分,被國際媒體譽為系統性的配方改革。目前為亞洲唯一連續五年蟬聯「Best for the World」大獎的 B 型企業。了解更多關於綠藤 >>